作为汉人的穆涛******
穆涛,汉人也。
穆涛本籍河北廊坊,中岁移居今之西安汉之长安,是被贾平凹挖去,办一份《美文》杂志。汉字之好,叩其本义,神气活现,比如这个“挖”字:一个老农,盯住邻家一棵苗,看来看去,心想是个好苗,于是抄一柄小锄,连根带土挖了去,种到了自家院里。
从此穆涛办《美文》,搞“大散文”,文章风云,大就是美。很快,此人陕西话说得好了,陕西的人与物了然于心,一个河北人幽州人,不远千里来到长安,在陕西如鱼得水、泯然众人,端的好本事。
我与穆涛相交二十多年,早年间彼此都还不老,此人颇有些任诞疏狂,有五陵少年气、有乡间名士风。这些年来,穆涛发愤读书,日渐厚了、重了、望之俨然了,渐渐有了先生气象。穆涛读书与我不同,我是无事乱翻书,天上地下四面八方,而远远地看穆涛读书,看来看去看出了此人沉着有大志,人家走的是韩愈的路子。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以道统为己任,“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穆涛呢,后一句估计他暂时不敢想,前一句他真是照着做,这些年所读皆是先秦两汉之书,所写也都是先秦两汉之事。
汉人穆涛,就是由此而来。汉人说的不是汉族人,说的是,穆涛此人给自己找一个位置,要做汉朝人、做一个汉代儒生。韩愈复古原道,要从文明的根源解决问题,越古越好,上追夏商周三代,最终不得不落实到两汉,因为,三代之学其实都是经过汉学整理定型,不经两汉便近不得三代。穆涛心气高傲,为自己找一处生命、知识、文章的根底,取法乎上,从河北跑到陕西,扎下根来,或许就是为了定位两汉。
两汉茫茫苍苍,雄浑朴茂,上总三代,下开万流。站在两汉的位置上,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山看水看人看岁月,看历史看文化看社会看人心,所见未必深微——汉家本来不以深微取胜,不是九曲十八弯、不是狮螺壳里做道场,大汉是长风万里,纵横天下。以汉为位置,好处就在大,观其大、取其大,于是有了这本《中国人的大局观》。
此书从三代说起,从时间和天象说起,一本书从头说到尾,就是站在汉学立场,谈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天、地、人。所谓大局,说到底就是这个天地人的格局。三代肇造,汉代大成,绵延至今,千变万化,但华夏文明的大局仍是那个大局。所以,一个中国人,立起这个大局观,便是行于世间的安然坦然。(李敬泽)
习近平同澳大利亚总督赫尔利和总理阿尔巴尼斯就中澳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澳大利亚总督赫尔利和总理阿尔巴尼斯就中澳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李克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12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澳大利亚总督赫尔利和总理阿尔巴尼斯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澳建交50年来,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中澳同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中澳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我高度重视中澳关系发展,愿同澳方一道努力,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不断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赫尔利表示,50年前的历史性决定为澳中关系发展铺平了道路,给两国都带来增长和机遇。展望未来,澳方致力于遵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本着互尊互利精神,同中国发展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互致贺电。李克强表示,希望中澳双方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澳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阿尔巴尼斯表示,1972年惠特拉姆总理领导的澳工党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需要勇气和远见。这一正确决定为两国发展强劲、持久和互利关系铺平了道路。我坚信,稳定的澳中关系符合两国利益。我期待继续同中方一道在互尊互利基础上,推动澳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